周四,國債期貨市場延續下跌,經濟數據下行放緩以及寬信用初見成效,增添了債券市場對后續經濟逐漸企穩的預期,導致長期限債券繼續承壓。市場人士指出,在穩增長逐漸發力后,經濟基本面確有短期回穩可能,但當前貨幣條件仍然偏緊,限制經濟內在增長動力。要托經濟必然還需松貨幣,在貨幣條件出現實質改善之前,經濟不會大幅向上,債券基本面風險總體將有限,國債期貨持續下行空間有限。
國債期貨三連跌
周四,五年期和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雙雙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收跌。從日內來看,當天債券市場謹慎情緒仍較濃厚,國債期貨兩主力合約早盤均低開,全天多數時間呈現弱勢震蕩走勢,直到下午收盤前跌幅有所擴大。
銀行間市場上,流動性呈現邊際收斂的跡象,對債券市場行情產生一定不利影響。交易員表示,周四銀行間回購市場流動性整體仍保持寬松,但隨著新轉債發行和新一批IPO在即,市場上7天、14天期資金需求明顯增多,加上半年末因素帶來的21天至2個月資金需求旺盛,日內各期限回購利率全面走高。其中,指標7天回購利率上行9基點至2.14%,14天到兩個月回購利率上漲17至35基點不等。
市場人士指出,午后公布的經濟金融數據略好于預期,進一步令中長期現券和國債期貨承壓。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同比連續兩個月上漲,并略高于市場預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下滑至11.4%,低于預期,但是回落的幅度較前期有所收窄。1-5月社會零售同比增長10.1%,較上月微升0.1%。隨后央行披露的5月份新增信貸、M2增速及社會融資規模等數據全面超出預期。市場人士表示,5月份經濟數據猶弱,但在外需小幅改善和穩增長政策發力的推動下,經濟下行放緩,出現了一定的企穩跡象;另外,金融數據要略好于預期,顯示央行推動寬信用的努力初見成效,增強了后續經濟企穩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