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局勢加劇動蕩,市場波動率顯著上升,美國關稅政策效應顯現,從而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在全球貿易摩擦不斷的背景下,需求轉移與經濟下行預期并存;多重因素共振導致有色金屬價格整體走強。截至3月26日,銅、鋁、錫、鉛、鎳的價格較去年年末均錄得上漲,滬鋅價格走勢卻背離有色板塊整體表現,較去年年末下降5.24%。
??供應寬松預期逐步兌現
??2024年四季度以來,隨著海外OZ礦、Kipushi礦、Tara礦等礦山陸續復產和國內火燒云、銀珠山等礦山正常出產,市場對鋅礦供應寬松形成一致預期。雖然國內礦山處于年度檢修期,但海外礦山擾動減少推動進口鋅礦量顯著增長。2024年前10個月,我國鋅礦月均進口量31.84萬噸;11—12月份月均進口量增至45.66萬噸。精煉鋅冶煉廠原料庫存從2024年10月末的22萬金屬噸攀升至44萬金屬噸,原料庫存天數由16天延長至28天,供應寬松預期逐步兌現。
??從具體來看,俄羅斯OZ礦山于2024年三季度投產,將于2025年實現滿產,預計帶來約10萬噸產量增量;剛果(金)Kipushi礦山擴建后,預計帶來13萬~19萬噸產量增量;墨西哥Buenavista礦山2025年以后預計平均年產量超15.4萬噸;秘魯Antamina礦山2025年將提高銅鋅礦石生產比例,預計年內帶來約17萬噸產量增量;愛爾蘭Tara礦山2024年四季度逐步復產,預計2025年恢復至前期滿產水平,將帶來約10萬噸產量增量。此外,2024年因天氣、礦石品位等因素影響導致產量下滑的部分礦山也開始增產,國內火燒云、銀珠山等礦山投產后也將帶來一定的產量增量,2025年,全球鋅精礦產量增量預計超50萬噸。
??隨著供應寬松預期逐步兌現,國內外鋅精礦加工費持續回升。截至3月21日,國產鋅精礦周度加工費上調至3250元/金屬噸,較低位回升1800元/金屬噸,進口鋅精礦加工費35美元/干噸,較低位回升75美元/干噸,其中,個別進口加工費訂單已簽至60美元/干噸,預計未來加工費將持續回升,但增速或有趨緩。
??鋅精礦加工費持續回升,產業鏈利潤逐漸從礦端轉至下游冶煉企業。截至3月21日,鋅精礦企業生產利潤為5774元/噸,較高點下降41%。與此同時,冶煉端利潤從低位的-3000元/噸上升至-500元/噸,考慮硫酸等副產品收益后,冶煉企業基本扭虧為盈,而原料端制約減弱,冶煉企業生產積極性顯著提升,檢修企業明顯減少,供給增量逐漸顯現,預計3月份產量將回升至55萬噸左右。
??下游需求尚處于復蘇階段
??目前,下游需求尚處于復蘇階段,各版塊開工率穩步回升。鍍鋅版塊,訂單主要集中在大型企業,光伏訂單不及預期,鐵塔、護欄訂單較為強勁,出口訂單相對平穩;壓鑄鋅合金版塊,家具配件訂單表現一般,箱包拉鏈等日用小五金訂單持穩;氧化鋅版塊,橡膠級訂單較為穩定,但下游經銷商現貨較多,采買有限,化工橡膠訂單有所改善,陶瓷級訂單和飼料訂單未有明顯變化,電子級訂單不及去年同期。綜合來看,終端需求尚未達到旺季水平,下游生產企業對鋅錠多以逢低采買、剛需補庫為主,鋅錠社會庫存短暫累積后再度去化。截至3月24日,鋅錠7地社會庫存為12.89噸,處于歷史同期低位,下游逢低點價,鋅錠從冶煉企業成品庫存轉至下游原料庫存,終端消費并未出現較大增量,鋅錠累庫風險尚存。
??后市展望
??從整體來看,宏觀利多帶動有色板塊價格重心上移,但鋅基本面偏弱,對價格形成一定拖累。成本端支撐減弱,供給端增量兌現,需求端尚處于復蘇階段,庫存絕對值雖較低,但累庫風險提升,后期鋅價或承壓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