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6日晚,美國NBC廣播電視新聞以“美國最后一家氧化鋁精煉廠,貿易戰下的取舍權衡”為題,發表了涉及產業、環境、經濟和民生相關的深度采訪和報道。
我們盡力還原文章本意,以期能為業內人士提供參考,甚至可以將視野擴展到制造業的方方面面。(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位于路易斯安娜州Gramercy的大西洋氧化鋁廠(Atalco)
文章指出,美國政府希望通過關稅手段復興包括這家氧化鋁廠在內的本土制造業,而當地居民對此并不認可。“關停它是好事”,當地居民認為該廠導致工業污染,這對當地居民非常不利(2022年,Atalco曾因產生危險廢棄物而被環境保護局罰款75000美元)。
Atalco在1957年啟用,目前擁有550名工人,利用牙買加鋁土礦進行工業氧化鋁生產,并供應了美國金屬鋁生產所需原材料的40%。
作為公司大股東,Concord Resources公司的CEO表示,美國的工業氧化鋁行業在過去20年中持續下滑,Atalco是目前僅存企業,一旦關閉就將成為美國鋁金屬產業鏈的痛點所在,保障企業運營對國家安全很關鍵。而目前氧化鋁并未進入最新的金屬關稅目錄,這家氧化鋁廠的大股東顯然覺得行業沒有受到政府的足夠重視。
谷歌地圖顯示Atalco工廠導致附近地區的污染
其實這是美國幾十年來自身操作導致的結果,最耗能和污染的部分被外包出去,更多依賴進口(約60%),類似氧化鋁的案例不勝枚舉。從生產到就業,更多集中在產業下游。primary aluminum貿易集團CEO表示,鋁業協會和產業利益相關方都同意生產回歸,但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為加拿大這樣的供應商提供免除關稅(同時支持對中國加稅)。
譯者注:以上報道讓我們了解到美國鋁產業利益方對關稅的支持,也看到相關環保法規對該產業的限制。而這是屬于美國需要內部協調的矛盾。Atalco這家美國最后的氧化鋁精煉廠將何去何從,目前還不明朗,這取決于美國當前政策的取舍選擇,同時也是外部供應商應該考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