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西晉城市(我市,下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轉變煤炭經濟發展方式,突出抓好質量、改革、項目等煤炭工業運行主要要素管理。一季度,地方煤礦生產原煤1011.24萬噸,同比增長15.72%;銷售煤炭969.18萬噸,同比增長24.29%;煤炭綜合售價509.10元/噸,同比上漲229.07元/噸;銷售收入44.70億元,同比增加23.68億元;利潤9.22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同期虧損4.99億元);繳納稅金14.03億元,同比增加9.13億元;煤礦企業庫存207.92萬噸,同比減少106.61萬噸。煤炭工業實現強勢開局。
調整結構推動產業升級
今年以來,我市不斷加強煤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淘汰落后產能,發展先進產能。
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堅持“控制增量、壓縮存量、主動減量”的原則,通過存去掛鉤、減量置換、兼并重組、優化升級等途徑,多措并舉化解過剩產能。對年內關閉退出的陵川崇安北關煤礦(45萬噸/年)編制了詳細的關閉退出方案,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對未列入釋放產能的煤礦,嚴格執行276個工作日和節假日公休制度;對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復雜礦井,按照公告生產能力的80%組織生產。一季度減量生產約60萬噸。
發展先進產能方面,綜合考慮煤炭資源稟賦、礦井規模、安全水平、市場區位、環境容量等因素,引導其按330天組織生產,有效增加了煤炭產量。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煤礦企業對標先進,打通“三個通道”,向先進產能邁進。打通“提高單產”通道,通過優化開拓布局,推行“一礦(井)一面”生產模式,減少工作面個數,提高工作面單產水平,推動現有產能向先進產能轉換;打通“減人提效”通道,推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補齊先進產能短板;打通“安全生產”通道,以安全對標促進先進產能建設。目前,已上報省煤炭工業廳先進產能礦井14座,能力2380萬噸/年,占生產礦井能力的40.20%。
項目帶動提升發展潛力
為推動煤炭工業持續有力發展,我市通過重投資、重建設、重循環,深入推進煤炭工業項目建設。
重投資,一季度,全市地方煤礦建設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億元,占年度目標8億元的30%,同比增長60%。重建設,抓住企穩回暖機遇,組織主體企業對全市煤礦建設項目進行了大起底、大調查,詳細掌握礦井建設現狀、建設問題和建設出路,對12座煤礦繼續實施停建緩建,重新開工建設礦井1座(煤銷大通),批復聯合試運轉礦井兩座(科興牛山、煤銷掌石溝)。重循環,加大煤炭伴生資源利用,礦井瓦斯做到了以抽促用,以用促抽,一季度,抽采瓦斯2.17億立方米,利用1.15億立方米,直接產生經濟效益6900萬元;礦井煤矸石做到了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實現了煤礦采矸不見矸,有效緩解了煤矸石堆放產生污染的問題;礦井污水做到了閉路循環,零排放。煤炭伴生資源的循環利用,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污染物、廢棄物排放,既保護了環境,又創造了經濟利益,地方煤礦全循環格局基本形成。
創新技術提高煤炭質量
推動煤炭優化發展,提高煤炭質量是重要內容之一。長期以來,我市緊緊把好生產質量關、煤源質量關,強化生產源頭管理,引導鼓勵煤礦企業生產有效煤、放心煤、高質煤。
優化采煤工藝,在全市煤礦推廣一次采全高先進工藝,對煤矸石采用就地充填、分裝分運進行處理。蘭花大陽煤礦實施煤矸石分裝分運后,煤質進一步改善,提高了效益,贏得了市場;實施技術創新,推廣應用了沿空留巷無煤柱開采、“110”工法等新技術,在優化工作面通風系統的同時,實現了工作面開采煤量最大化。崇安關嶺山煤礦實施無煤柱開采后,一季度多開采煤炭1.7萬噸,增加收入900萬元;提高炭塊率,對硬煤層實施工作面震動炮、煤倉安設螺旋溜槽緩沖等,最大程度提高炭塊率。蘭花東峰煤礦安裝螺旋緩沖溜槽后,炭塊率由28%提高到38%左右,2016年增收3000萬元,今年一季度增收600萬元;提升洗選率,加大煤礦附屬洗選煤廠建設,針對客戶、市場實際,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一季度原煤入選率達93.61%,地方煤礦實現了由賣“粗糧”向賣“精糧”的轉變。
改革創新激發發展活力
為推動煤炭經濟發展向好,我市牢牢把握“供改”和“綜改”帶來的政策機遇,深入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煤炭管理體制改革。
深化市場改革方面,嚴格落實276個工作日產能儲備制度、減量置換和產能指標交易制度、最低庫存最高庫存制度、平抑價格異常波動機制等制度。探循開展了引導退出的陵川崇安附城煤礦產能指標進行市場交易,引導煤銷集團、陽泰集團、科興集團等集團內煤礦進行產能置換,保證了煤銷盛泰,科興趙莊、牛山,陽泰武甲等項目驗收順利推進,指導地方煤礦強化戰略合作,建立中長期合同,開展了合同履約情況檢查,確保合同兌現到位。監管改革方面,不斷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并通過煤炭信息監管平臺建設,穩步推進煤炭數字化監管。目前,平臺建設順利推進,65座礦井完成了產運銷系統接口軟件開發和數據對接,云平臺系統已實現與上級聯網對接,線上線下配套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同時,深入推進煤炭國資國企改革,以扁平化管理壓減安全管理層級,強化“真控股、真投資、真管理”,提高我市煤炭行業現代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