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開啟了人類探月新篇章。繼以往成功為嫦娥系列工程提供高精尖鋁材后,此次,“中鋁造”再次傾力裝備嫦娥四號,首次在月球背面上留下銀色印記,在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征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始終以保障國家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事業發展為神圣使命。此次,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的棒材、蒙皮板、自由鍛件、超大規格板、鍛環、鋁鋰合金等高精尖鋁材,主要用于嫦娥四號的著陸系統、望遠系統、轉移機構以及太陽能板等關鍵部位。這些高精度、高表面質量、高性能的鋁合金材料產品,是由中鋁西南鋁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的頂級配置,其比強度、比剛度、耐低溫等綜合性能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滿足了國家航空航天工程建設的精細要求。
作為人類第一個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器,嫦娥四號對鋁合金材料的各項性能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了解,嫦娥四號應用的0.3毫米超薄淬火板和鋁鋰合金板,是此次中鋁集團提供的各產品中加工難度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產品,以前,一直是鋁合金材料研制的技術瓶頸。為滿足國家需求,中鋁集團緊跟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步伐,前瞻性地進行新材料、新產品自主研發,堅持工藝優化與技術創新,有效地解決了超薄淬火板表面質量、板形質量控制難題,中鋁西南鋁成功研制生產出滿足要求的0.3毫米厚超薄淬火板,并實現了批量生產。
嫦娥四號探測器所需材料,對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較之前嫦娥系列更為“苛刻”。該探測器所涉及的鋁合金板材、自由鍛件等結構件主要用于嫦娥四號著陸系統的懸梯、轉移機構的連接件等關鍵部位,具有穩定性高、比強度高、耐腐蝕、抗惡劣環境強等特點。面對高標準的產品挑戰,中鋁東輕公司不辱使命,組織科研和生產人員攻堅克難,堅持工藝優化與技術創新,從熔鑄成型到熱軋變形,從冷軋精準控制到熱處理調整,不斷突破技術瓶頸,成功解決了熔鑄高合金化、均勻性控制、退火和冷變形相匹配等難題,終于研制并生產出嫦娥四號探測器懸梯用超薄鋁板等合格產品。
天眼探秘、神舟飛天、嫦娥登月……來自中鋁集團的“中鋁造”,先后為我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提供了上千個品種、上萬種規格、數十萬噸優質鋁材。下一步,“中鋁造”將繼續以保障國家需求為己任,依托科技創新、技術進步,以過硬的產品,不斷為我國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