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晚間,中國政府網披露消息稱,為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發揮民營經濟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國家正式出爐《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共有28條內容。
有機構分析人士預計,疊加此前國企改革動作,預計未來在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五大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國企混改將加速推進,有實力的民企不僅享受參與國企改革的紅利,也將在優化重組等方面彰顯優勢。
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這個意見對民企來說,又是一次發展機會,特別是參與國企具有絕對優勢的行業和領域。”一位券商宏觀策略分析師告訴。
《意見》指出,要全面落實放寬民企市場準入的政策措施,在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還要求上述行業、領域相關職能部門要研究制定民企分行業、分領域、分業務市場準入的具體路徑和辦法,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相關政策和時間表估計會很快落地。資本市場的一個結合點是五大領域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后,混改步伐加快,力度加大。”上述策略分析師認為。
鼓勵在科創板上市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一個是產品和服務升級;另一個就是融資。今年融資好一些,但需求還是比較大,也在尋找相關人才和資源。”一位初創型互聯網民企負責人說。不過,民企未來融資將會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紅利。
《意見》指出,要完善民企直接融資支持制度。首先要完善股票發行和再融資制度,提高民企首發上市和再融資審核效率;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民企在科創板上市;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服務民企持續發展;支持服務民企的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無論是IPO融資,還是定增再融資,過會率都明顯上升。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今年以來證監會審核的IPO公司達到161家,通過了134家,過會率達到83.23%;審核定增再融資的公司209家,過會率為90.91%。而2018年全年,A股審核的IPO企業有186家,但通過率只有59.68%;審核定增再融資的公司192家,通過率為81.25%。
因此,在《意見》的指導下,未來新股發行,特別是民企IPO融資還有進一步加快的可能,對A股券商板塊有直接的利好。
降低民企稅費負擔
截至12月22日發稿時,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上會的并購重組有117家,有98家獲得通過。根據《意見》,未來民企領域的并購重組將成為資本市場的一道風景線。
同時,通過降稅減負,民企盈利能力也將得到提升。《意見》指出,要鼓勵民企轉型升級優化重組。鼓勵民企因地制宜聚焦主業加快轉型升級。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支持民企做優做強,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在稅負方面,《意見》強調要切實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實施好降低增值稅稅率、擴大享受稅收優惠小微企業范圍、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降低社保費率等政策,暢通減稅降費政策傳導機制,切實降低民企成本費用。
數據顯示,從A股上市公司層面看,今年以來,減稅降費政策效應也持續釋放,對穩定經濟發展預期、激發企業創新創業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以上交所上市公司為例,前三季度,滬市實體類企業稅費支出合計1.48萬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7.26%,同比下降0.36%。其中,醫藥制造、科研技術服務等行業稅費支出相較去年同期降幅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