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新創近日在中新社舉辦的國是論壇上表示,中國鋼鐵行業民企產量占61%,沒有發生國進民退。
發言摘要如下:
2019年中國實體經濟質量怎么樣?
2019年經濟結構繼續優化,高質量發展在加快。
其一,GDP增速6.1%,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6.9%,占比達到53.7%;消費拉動經濟進一步明顯,達到5.7%。
其二,第二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速5.7%,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8%和8.4%,高于工業整體增長。
其三,從進出口看,機電產品出口進一步強化,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4%,占出口總額的58.4%。
其四,投資也是拉動經濟的重要動力。2019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7.3%,快于全部投資11.9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7.7%和16.5%
其五,環境質量在不斷地改善,環境投資去年增速達到37.2%,環境監測治理增速33.4%。
其六,服務業結構優化,尤其是高技術服務方面進一步優化,不是簡單的一般性投入,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4%、12.0%和12.0%。
總體看,中國經濟結構在優化,符合從高速到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9.96億噸鋼鐵產量都用在哪了?
2018年中國鋼鐵產量9.28億噸,2019年達到9.96億噸,增幅8.3%,主要用在了國內消費。
目前的中國的鋼鐵消費結構,55%用在投資領域,35%用在制造業領域。在投資拉動中,一是基礎設施,二是房地產。2019年制造業投資對鋼鐵消費的拉動并不大。
2019年,由于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拉動,鋼鐵產量增長較大,同時也拉動了水泥、機械等行業的增長。這看起來與去產能相矛盾,但這并不是鋼鐵行業的問題,是國內市場的需要。
2020年鋼鐵需求和產量還將在高位,但不可能再增長。如果再增長,還是會出問題。
2019年,中國鋼鐵產量增長8.3%,但效益卻下降了30%多,目前還有2億噸置換產能在建。未來長期產能和需求是下降的,如果產能進一步擴大,有可能再出現2014年2015年全行業虧損狀況。
未來還要嚴禁新增產能,嚴格減量置換。國家應加大這方面懲罰力度。同時也要通過科技進步解決效益問題。過去鋼鐵企業流程不合理,同樣是轉爐、電爐,流程合理后效益就提升了。
鋼鐵行業沒有國進民退
未來加快重組
2019年,中國鋼鐵產量占到全球54%。尤其應關注結構問題。
2019年,鋼鐵行業聯合重組加快,中國寶武加快了與馬鋼、重鋼整合。中信特鋼重組青島特鋼,誕生了全球最大的特鋼企業。2019年全球第一大產鋼企業中國寶武集團產鋼9600萬噸,跟美國總產量一樣多。
特別是民營企業,以小博大。2019年德龍集團重組渤海鋼鐵,是2019年鋼鐵行業有序發展很好的案例。
目前中國鋼鐵行業民企產量占全行業比例超過61%,有媒體認為鋼鐵行業國退民進,實際上是國退民進,在競爭充分行業民營企業更有優勢。
鋼鐵行業還要進一步加大聯合重組力度。中國寶武集團鋼鐵產量只占全行業10%。全行業前十大集團集中度也不到40%,而國外成熟國家產業集中度高達90%。產業集中度低造成發展不均衡,市場有波動。
中國鋼鐵行業兩頭在外,2019年中國進口鐵礦石10億噸,進口焦煤7000萬噸,進口大量錳鉻鎳,鋼鐵出口六千多萬噸,間接出口接近1億噸。因此要強化產業鏈建設,加大鋼鐵生產圈的建設,讓行業進一步提升在全球影響力。
中國鋼鐵行業環保標準世界最嚴
中國鋼鐵行業綠色水平大幅提升。過去認為鋼鐵行業污染嚴重,但這主要是小企業不達標造成的,實際上鋼鐵行業完全可以做到比五星酒店更干凈。
2019年中國頒布全球最嚴鋼鐵環保標準,即超低排放標準。目前已有企業經過環保部全方位監測達標。
根據規劃,到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力爭60%左右產能完成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
目前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企業還不多,鋼鐵行業的污染仍然嚴重,應加強推行超低標準排放力度。
鋼鐵行業要進一步提高競爭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智能制造,全面提升要素競爭力。中國鋼鐵產業界標準還處在落后狀態,今后也應加強標準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