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1月9日消息,一項調查發現,由于礦山供應中斷導致銅精礦供應日益緊張,加上全球冶煉產能擴大,2025年銅精礦的加工費將會跌至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包括冶煉廠、貿易商、礦商以及分析師在內的業內人士參與的一項調查顯示,45位受訪者對明年銅精礦處理費的預測值分歧較大,從每噸15美元到50美元不等,其中有21人的預測范圍從20多美元到30多美元;9人的預測范圍為從15美元到20多美元;12人的預測范圍從20多美元到40美元,其他人給出的預測范圍從20到50美元不等。以上預測均遠遠低于2024年銅精礦基準處理費每噸80美元。上次年度基準銅精礦處理費低于50美元是在2010年。
??本周銅行業參與者將在上海舉行年度會議,人們注意力將集中在全球礦商與中國冶煉廠之間的談判,以制定明年的銅精礦處理費基準。
??分析師們表示,由于銅精礦供應降低而更多冶煉產能上線,銅精礦處理費將會走低。
??上海金屬市場的分析師預計,2025年全球銅精礦短缺量將達到82.2萬噸,高于今年的22.1萬噸。
??與此同時,冶煉產能不斷擴張。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CNIA)會長葛紅林在10月底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中國冶煉產能將從去年年底的1426萬噸達到2025年的1600萬噸,到2027年將接近1700萬噸。
??經紀商Marex的分析師愛德華?梅爾表示,所有這些冶煉廠都需要精礦,因此這些冶煉廠投產的時間可能是最糟糕的。銅處理費大幅下跌以及精礦短缺加劇,將會損害冶煉廠的利潤,迫使一些冶煉廠開始維護或推遲新工廠的生產。
??基準礦業情報公司(BMI)分析師表示,如果基準處理費低于40美元/噸,許多冶煉廠將遭受損失。
??不過,中國大冶有色和印尼自由港旗下冶煉廠最近發生事故而停產,可能意味著一些銅精礦供應被釋放到市場上,這讓冶煉廠在談判中擁有一些籌碼。
??考慮到目前市場對銅精礦處理費的預期分歧很大,意味著談判可能會延續到12月。
??梅爾表示,中國冶煉廠不會接受10美元左右或更低的價格,礦商支付的處理費需要足夠高,以確保冶煉廠維持足夠的冶煉能力。
??分析師表示,冶煉廠也可能增加廢銅的使用量,以替代銅精礦。
??中國已允許進口更多再生銅,并成立了一家新的國有回收公司,以減少對初級原材料的依賴。不過咨詢公司藍色計劃公司的分析師喬納森?巴恩斯說,這只是一個暫時的解決方案。中國以外地區的次級銅項目增長,越來越有可能限制中國未來幾年可以進口的廢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