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組深入金安區三里橋菜市場、青年路菜市場、銀河菜市場、七里站菜市場和建來社區“垃圾山”清理現場,裕安區的南門菜市場、云露橋菜市場、濱河菜市場、嵩泉菜市場,市經濟開發區的小廟菜市場、杭淠灣菜市場、壽春路菜市場,聽取情況介紹,現場實地查看,走訪經營攤販,了解群眾反映。
督察組了解到,裕安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于問政后的第二天一早帶隊到南門農貿市場現場辦公,明確整治內容,落實責任分工。截至督查時,共拆除亂搭亂建3000平方米,清除垃圾500余噸,出店占道經營全部取締,讓出了市場內的通道,原先被違建占據的地塊正在重新進行硬化。在對南門菜市場集中整治之后,裕安區每天仍安排30多名干部職工巡查值守,防止反彈。裕安區效能辦對小華山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違反效能制度情況予以責任追究,取消其當月日常績效和年度績效獎,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小華山市場監管所所長給予效能告誡一次。金安區除取消了三里橋菜市場對攤販亂收費外,還在該市場實行畫線經營,經營秩序有所好轉。同時該區還舉一反三,對轄區內的菜市場均加強了日常管理,銀河、青年路、七里站等菜市場均實現了入市經營。金安區在每個菜市場整治前均印發致經營戶一封信,出動宣傳車,講清政策,講明意義。在建來“垃圾山”處理上,金安區召集社區市民代表開會,印發明白紙。在群眾的支持下,該處施工便道順利修成,東市街道與安暢公司簽訂垃圾清運合同,清運工作已經開始。
市經濟開發區于問政后的第二天,對小廟菜市場內的垃圾進行了清運,并堅持日產日清,日前已經重新選址建設垃圾中轉站,確保菜市場以外垃圾不進入市場。
督查組在督查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首先面上治理沒有展開。城區納入升級改造的菜市場有25個,目前,相關單位和政府(管委)對在問政中曝光的幾個菜市場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和精力,取得了較明顯的變化。裕安區、市經濟開發區對曝光以外的菜市場還沒有進行整治,即便是曝光的菜市場,在一些細節管理上不到位,小廟、三里橋、三里崗、嵩泉等菜市場臟亂差現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小廟菜市場,亂搭亂建、亂倒亂扔現象較為普遍。其次,長效機制沒有形成。三個區對菜市場的升級改造和整治仍處于治標階段,對如何從根本上進行規范管理找不到好辦法。受多種因素影響,治本的難度大,像三里橋菜市場現有容量滿足不了人口增長的需要,外溢攤販進不去;有的菜市場內的攤位已賣給經營戶,分區經營難實施。另外,責任主體沒有明確。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各區政府(管委)在問政后都主動對轄區的菜市場采取了一定的整改措施。在集中整治階段,多數地方明確城管執法局牽頭,多部門參與;有的是屬地街道負責,齊抓共管。但具體到每一個菜市場究竟誰長期負責沒有明確。許多菜市場產權在開發商手上,他們只是租賃給別人經營,只管收費,卻疏于管理。
督查組建議商務部門作為菜市場升級改造的牽頭單位,要深入開展調研,合理規劃布點,制定管理規范。區政府(管委)要對轄區的菜市場逐個明確責任單位,由責任單位按照誰經營、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盯住經營主體,確保權責明晰,權責一致。各菜市場的管理單位確定后,都要成立專門的管理辦公室,安排干部值班,做到市民投訴有人受理,發現問題有人解決,確保管理不缺位、不間斷。要科學建立環衛體制,避免出現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現象,同時,合理確定市及區的相應機構設置,人財物的科學配置。據了解,效能辦將以電視問政整改承諾的基本時限三個月為基準點,每半個月開展一次追蹤督查,把電視問政揭示問題、明確責任、推動工作、狠抓落實的基本思路,在實際工作成效中得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