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名涉案人員藏身離漢江河堤僅50米的鄉村廢棄豬場,未報環評、未經許可就開工生產成品再生金屬鉛,廢舊金屬、廢水、廢氣未經處理直接向外排放。以工廠為核心形成了涉及8省34縣市的地下產業鏈,涉案金屬價格金額高達1200余萬元。
12月13日,澎湃新聞從湖北省仙桃市公安局獲悉,歷經5個多月,當地警方成功破獲一起部督污染環境案件,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收繳廢鉛板39.55噸,成品再生鉛21.02噸,一個開工僅一個月的地下“煉鉛黑窩點”被全鏈斬斷。目前,1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起訴。
抓獲主犯
2017年12月14日,仙桃市環境保護局工作人員在漢江沿線巡查至胡場段時,發現距離漢江河堤不遠處的密林中不時有黑煙冒出,走近一看,一個廢棄豬場內正在進行鉛板加工生產,附近還存放著大量廢鉛板及再生鉛。
經環保人員檢查,該加工廠沒有任何合法手續和環保設施,提煉再生鉛所產生的廢氣、廢渣直接排放或棄置在當地。
仙桃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接到線索后立即進行初查,于2018年2月9日正式立案偵查。剛成立不久的市局環保警察大隊受命成立辦案專班,全力偵破此案。
正值臘月小年,臨近春節前夕。辦案人員放棄休息時間,對廢棄豬場周邊村組走訪調查,同時對簡易露天土制煉鉛加工廠仔細勘查。
經大量工作,警方初步查明涉案人員有十余人,地下產業鏈涉及山東、河南、河北、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多個省市,已非法生產再生鉛價值逾千萬。因案情重大,公安部、環境保護部將此案列為2018年打擊污染環境犯罪“清水藍天”行動第一批督辦案件。
然而就在這時,涉案人員卻早已聞風而逃,杳無蹤跡,主要犯罪嫌疑人蔡某軍更是不知藏匿何處。
民警不停地排查、走訪,尋找著蔡某軍的蛛絲馬跡,最終成功獲悉蔡某軍藏身上海的線索。3月28日,仙桃市公安局食藥支隊環保大隊民警遠赴上海,成功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蔡某軍。
偵破難題迎刃而解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犯罪嫌疑人蔡某軍到案后意圖一人承擔責任,拒不交代同伙和設備供應商、廢鉛蓄電池原料供應商以及技術工人的信息,偵查工作陷入僵局。
要徹底摧毀這一地下煉鉛產業鏈條,防止團伙剩余成員轉移地點繼續非法生產,必須在短時間內打開新的突破口。為此,仙桃市公安局從法制、刑偵等專業警種抽調精兵強將,增強專班力量;同時邀請省公安廳、省環境保護廳專家召開案件督辦研討會,擬定案件偵查新思路。此外,警方還根據兩法銜接相關規定,邀請市人民檢察院提前介入此案,為案件偵辦提供必要法律支撐。
最后,辦案專班確立了從查找上線,完善旁證上尋找突破口的新思路。
峰回路轉,4月26日,犯罪嫌疑人劉某洋在民警政策攻心下投案自首,警方迅速循線查明了劉某洋參股煉鉛及以租賃方式為煉鉛黑窩點提供場地的犯罪事實。
經過數日奮戰,通過對此案各類數據進行碰撞比對、篩選研判,辦案專班終于成功鎖定了其它犯罪嫌疑人。
6月13日,按照收網行動方案部署,仙桃警方兵分三路趕赴浙江、安徽等地,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房某兵、童某盛、鄭某章、鄭某東、周某豐等5人,股東、技術工人、設備供應商悉數落網。
專班民警連夜突審5名犯罪嫌疑人,加緊搜集固定證據。
收購廢鉛蓄電池千余噸
6月26日至29日,辦案民警一鼓作氣,再次出擊,分赴安徽安慶,湖北武漢、荊州、孝感等地,成功抓獲原料供應商鄭某強、段某坤、謝某偉、蔡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
7月9日至13日,辦案民警又三赴安徽安慶,湖北武漢、孝感等地,收集固定關鍵證據。
至此,此案犯罪鏈條的四大主要環節——煉鉛加工廠股東、廢鉛蓄電池原料供應商、技術工人、設備供應商等11人全部到案。在鐵的證據面前,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經查,2017年9月,蔡某軍、周某豐商量在湖北籌備生產還原鉛,商定由蔡某軍出資購買設備和原材料,周某豐負責介紹設備供應商、提供技術工人,并簽訂協議。
隨后,周某豐找設備供應商房某兵購買了生產設備,并在他的建議下,將仙桃市胡場鎮一廢棄豬場選為生產地點,同時將豬場法人劉某洋吸收為股東。蔡某軍后來又找到鄭某東、童某盛一起籌備建廠。當年11月中旬工廠開始投產,房某兵為此專門找來了6名煉鉛技術工人。因缺購買原料資金,蔡某軍找鄭某章借款100萬元,并請鄭某章負責財務管理。
投產期間,蔡某軍直接找孝感鄭某強、武漢蔡某、荊州謝某偉、安徽段某坤等人,收購廢鉛蓄電池1000余噸用于生產。沒想到僅僅開工一個多月,非法煉鉛廠就被仙桃市公安局查封。
目前,上述1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