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回收的餐廚垃圾不合標準
杜絕“地溝油”、“泔水豬”,本市通過人大立法對餐廚廢棄物進行科學利用,從源頭上為食品安全筑起了“防護墻”。然而,大同市馳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運行兩年多來,先是收集難“吃不飽”,如今又出現了產生餐廚垃圾的單位不能實現餐廚廢棄物與非餐廚廢棄物分類單獨存放,導致收集回來的餐廚垃圾不符合處理標準,進一步增加了處理難度。如何讓餐廚垃圾真正變廢為寶,亟待多方發力。
分析源頭單位配合不積極
市人大代表馬達說,讓餐廚垃圾規范地進入處理廠,需要經過收集、運輸、處理等多個環節,但由于源頭單位認識不到位等原因,出現配合不積極,或是不能依規進行餐廚垃圾分類單獨存放,給餐廚垃圾處理帶來新的問題。為此,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
建言強化執法嚴格監管
馬達說,餐廚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利國利民,為此首先要加大餐飲單位簽訂餐廚垃圾收集運送協議力度,并依規建立餐廚廢棄物收運臺賬,確保轄區范圍內的餐廚垃圾“應進盡進”,這樣既保證餐廚垃圾處理廠“吃飽”,又能阻隔餐廚垃圾非法外流,堵塞非法交易餐廚垃圾的渠道;其次,要通過多種方式的宣傳,提高廣大餐飲單位的文明意識,讓大家自覺養成分類單獨存放餐廚垃圾的習慣,確保餐廚垃圾收集規范化、標準化,讓餐廚垃圾處理起來更順暢,讓城市垃圾變廢為寶的步伐更便捷;第二,要暢通對私自收運餐廚垃圾等行為的舉報、投訴渠道,動員全社會力量,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張軍代表指出,餐廚垃圾的規范處置,不僅有利于食品安全,而且對城市地下管網的運行安全、養殖安全也意義重大。大同是我省首家利用循環經濟模式進行餐廚垃圾無害化、資源化綜合處理利用的城市,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為此,要讓好事辦好,要進一步加大餐廚廢棄物管理的執法監管力度,將餐廚廢棄物流向管理列為例行檢查的必查內容,確保餐廚廢棄物清運、處理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對違規單位要依法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