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發改委、省住建廳日前印發《湖北省“十三五”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到2020年底,全省城市(含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達到98%以上,武漢市建成區要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
“十三五”期間,湖北省共規劃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項目72個,估算總投資104.4579億元,新增日處理規模3.0688萬噸。規劃提出要因地制宜,選擇先進環保、省地節能、經濟適用的無害化處理技術。設施要配備完善的污染控制和監控設備。不達標設施,將進行技改或關停。
目前采用的垃圾填埋處理技術,存在占地多的缺點。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湖北省平原地區、土地資源短缺、人口基數較大的城市,要優先采用焚燒發電技術。各地必須具備衛生填埋手段,用于填埋焚燒殘渣和達到豁免條件的飛灰。不鼓勵建設日處理規模小于300噸的焚燒發電處理設施和庫容小于50萬立方米的填埋設施。“十三五”期間,全省還將建設15個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格規范餐廚垃圾肥料化和飼料化產品的銷售、使用。還在武漢市、宜昌市規劃了2個生活垃圾分類項目。到2020年,武漢市要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分類模式,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宜昌市建成區居民小區和單位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要達到90%,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其他城市也要著力推進垃圾分類,確保到2020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