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前,合肥等試點城市將制定出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辦法;在肥省直機關、中央駐皖單位率先實現生活垃圾強制分類……7月12日,安徽省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生活垃圾分類離老百姓生活越來越近。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將超35%
2020年底前,我國將在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以及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
作為全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城市,合肥市和銅陵市都要在今年底前,制定出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辦法。
長期以來,生活垃圾分類停留在“倡導”上,而此次全國范圍進行試點,讓其成為一項任務被“強制”推進。安徽除合肥、銅陵兩個全國試點城市外,選擇淮北、滁州、宣城、池州作為省級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城市實施強制分類,各地新城新區要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先行在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和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相關企業實施強制分類工作。
根據時間安排,2017年底前,在肥省直機關、中央駐皖單位率先實現生活垃圾強制分類;2020年底前,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城區范圍內公共機構實現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其他公共機構要因地制宜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前,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達到35%以上。
“互聯網+資源回收”成破題關鍵
生活垃圾分類,既能“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又能有效回收有害物質減少環境污染。然而,居民主動分類的意識不高,城市垃圾回收體系不完善,讓積極倡導的“分類”止步不前。不過,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我們看到了新的突破口。
今年2月,蜀山區率先試點引入智慧垃圾分類系統。在梅山公寓小區內,智慧垃圾分類設備包括智能垃圾分類箱、智能垃圾可回收箱、垃圾袋自動領取機,這套智慧垃圾分類設備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垃圾分類回收的智能運作,被稱為是最“聰明”的垃圾分類設備。那對于小區的普通居民來說,每月不但可以免費領取垃圾袋,還能簡單方便地對垃圾進行分類,同時領取洗衣液、洗發水等生活用品。生活垃圾分類,不僅變得簡單有趣,而且還能得到一定回報,居民的參與性有了極大提高。
“構建‘互聯網+資源回收’新模式,打通生活垃圾回收網絡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通道,整合回收隊伍和設施,實現‘兩網融合’?!卑不帐∶鞔_,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今后,安徽省將更多采用“積分兌換”“綠色賬戶”和精神文明建設評比、榮譽獎勵等激勵形式引導居民實施分類投放。通過依法強制實施和利益驅動,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