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城街道殷秀花園等小區內,每幢樓下或者每個單元口按規范擺放著垃圾桶;小區主出入口則有一處垃圾分類亭,不僅設有多個分類垃圾桶,還有垃圾分類宣傳板……昨天,記者從區垃圾分類辦獲悉,秀洲區城鎮生活垃圾正在全面推進中。按照《秀洲區城鎮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計劃》,到今年年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不低于70%,其中居民小區不低于65%,機關事業單位、國企、學校不低于90%;開展一批提高垃圾分類質量的試點示范;城鎮生活垃圾年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建立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體系和制度。在試點基礎上擴面推進。
昨天,新城街道新平路上的一些商家把已經分類好的垃圾拿出店外,其中的廚余垃圾由環衛處來收,其他垃圾則由物業來收。“剛開始覺得這樣有點麻煩,但是慢慢就習慣了,在廚房里就直接把垃圾分好類,等著專人來收,還是很方便的。”新平路上一家面店的老板說。
為了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秀洲加快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因地制宜建造垃圾分類亭,合理布點分類垃圾桶,科學引導設置宣傳欄,并給家家戶戶配發了分類垃圾桶。接下來,秀洲區還將在和立馨庭等5個高標準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率先設立智能回收平臺,通過科技手段對垃圾加以管理,建立居民“綠色賬戶”。
在小區試點推進的同時,秀洲還在區行政中心和9家區級垃圾分類領導小組成員單位、2個國企和2個學校、機關事業單位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在中關村和新平路2條商業街區進行定點定時分類投放清運試點。
“我們將積極創建金都九月洋房、龍盛美墅、大樹花園三期、和立馨庭、江南巴比倫5個省級高標準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并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做好擴面推進,重點推進剩余的28個可回收居民小區以及學校、機關事業單位的分類工作。”秀洲區垃圾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前天晚上,高照街道垃圾分類督導員前往龍盛名邸開展入戶宣傳,為居民講解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基本常識。 而在上周五,新城街道開展了一場名為“垃圾分類知識進千家”的培訓,通過細致講解,使居民們對垃圾分類的好處、方法、處理流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居民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準確率是垃圾減量分類工作成功的關鍵。為了增加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秀洲區深入開展了“垃圾分類我先行,萬名婦女進家庭”、“垃圾分類我做起,萬只小手拉大手,做到一個都不少”等行動,并通過線上線下廣泛宣傳,營造濃厚氛圍,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自覺意識,從源頭上做到垃圾減量。
同時,秀洲區還積極開展多層次培訓,組織街道、社區從事垃圾分類工作的管理人員、物管人員和企事業單位分類管理人員進行分門別類的培訓,提高垃圾分類工作日常管理和培訓指導的能力。
“我們將繼續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抓試點小區建設,做出樣板,逐步鋪開;抓好分類、收運、處置各個環節,把垃圾分類切實落到實處。同時,進一步加大小區垃圾分類宣傳力度,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探索推進切實可行的積分管理辦法,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區垃圾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今,走進秀洲區新城街道的殷秀花園,不少市民會發現小區內的環衛設施改頭換面,每幢樓下都新設置了兩個其他垃圾桶和一個可回收垃圾桶。每天,居民會將分好類的垃圾拿出來倒入門口的大分類垃圾桶;同時,在每天的固定時間,街道環衛工人會沿著指定路線進行收集。秀洲區將殷秀小區作為主城區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采用先試先行方法,探索垃圾分類之路,按照前端分類投放收集、中間分類運輸、末端分類處置的要求,切實推進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下一步,秀洲區還將在金都九月洋房、龍盛美墅、大樹花園三期、和立馨庭、江南巴比倫等5個小區建立高標準示范小區試點;在中關村商業街、新平路商業街建立商業街區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清運試點;在龍盛華城右岸、嘉禾綠洲、殷秀花園分別建立2個省級和1個市級居民小區可回收試點。嘉興市秀洲園林綠化管理有限公司為園林垃圾分類減量試點;秀洲區政府、區農辦、區教育文化體育局、區國土分局、區環保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衛計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綜合執法局、區總工會、秀宏集團、秀源集團、上海外國語大學秀洲外國語學校、嘉興市友誼小學為機關事業單位垃圾分類示范點。
對于生活垃圾的分類,各地的方法有所不同,每個地區的有自己的方法,全民參與是必須的,只有全國人民都有這個意識,才能做得好,有財力的可以投入大量財力購置智能垃圾桶等一些先進設備,沒有財力的可以大力宣傳,讓人民群眾都有垃圾分類的意識,認識到垃圾分類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