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選手請做好準備,比賽馬上開始。”隨著裁判員一聲哨響,來自四川省5家拆解處理企業的25名一線工人開始了面對面切磋。
近日,由四川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主辦、四川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協辦的四川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技能“大比武”在成都市金堂工業園區內拉開序幕。
25名一線工人面對面切磋
據了解,此次“大比武”共設CRT電視機前段處理、CRT電視機切割及熒光粉吸附、電冰箱處理、洗衣機處理和空調處理5個項目。
“我們希望通過觀摩比對、以比帶學能為拆解處理企業互相交流學習搭建平臺,為來自不同企業的參賽選手互相切磋、提高操作技能創造機會,以提升全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水平。”四川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主任于偉安說。
四川省環保廳土壤環境管理處處長康寧介紹,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被稱為“城市礦山”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逐年增多。僅2017年,四川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規范處理量超過600萬臺,6年來累計審核確認量2800萬臺。
不斷挖掘“城市礦山”潛力
如何規范合理處置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如何深入挖掘“城市礦山”潛力?多年來,四川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一直在不斷探索。
“每季度我們都會對每家廢棄電器拆解處理企業開展1次~2次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專項檢查,累計全年開展現場檢查18家(次)。”四川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畢朝文說,在檢查企業生產一線時,對發現的問題,會面對面指出差距,點對點開出處方,指導企業對癥下藥、立行立改。同時,通過問題通報、全省排名、責令扣減等方式督促企業拉緊紅線、強化整改。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四川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累計幫助指導企業整改廢礦物油跑冒滴漏、熒光粉吸附效果欠佳等問題30余個。除了現場檢查,每周通過中心“千里眼”工程和企業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進行實時監控也是重要手段。
5家企業“輪流坐莊”
長期以來,四川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管理工作持續創新、亮點突出。在眾多措施中,具有不少四川特色。
第一個特色就是播放視頻、現場點評。
“在拆解審核過程中,雖然啟用了第三方審核機構幫助開展審核工作,但是我們每個季度都會召開一次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審核工作培訓班。在培訓班上,會通過各家企業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其他幾家企業進行點評。”畢朝文說,點評人員都是各家企業車間的經理或廠長,都是最懂業務的人。
另一大亮點就是“輪流坐莊”。“就是輪流到企業進行現場參觀。”畢朝文說,每個季度的審核培訓班都會安排半天的時間,輪流到不同的企業進行現場參觀、教學研討。各屬地環保部門與拆解處理企業組成5個審核組,隨機抽簽、選定對象。
在現場,不管是管理部門的同志還是企業的同行,都可以采取書面審核和視頻審核相結合的方式對企業本季度處理情況進行審核,從而促進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
據介紹,2017年四川舉辦了4期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審核工作培訓班,通過“以審帶學、審學結合”的方式,累計審核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量664萬余臺(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