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以克論凈”近期引起來很多討論,備受爭議。隨手百度一下,“以克論凈”是住建部要求推廣的一種衡量城市道路清掃保潔質量的作業模式,并在全國多個城市推行多年,西安實施考核也已經三年多。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規則?是否真的是形式主義?
為什么會有“以克論凈”?
這是根據國家住建部要求推廣的一種:按照城市道路單位面積內灰土重量和地面零星垃圾滯留時間長短,來衡量道路清掃保潔質量的作業模式。其起源于2014年APEC會議期間北京市各級市政部門和環衛單位以超奧運的標準,在奧林匹克地區17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開展環境景觀提升整治工作的具體做法。
以克論凈,具體是指環衛作業人員對城市道路進行清掃作業完畢后,環衛檢測人員對該道路隨機劃出一平方米區域,并將該區域內塵土收集稱重的行為。
“以克論凈“被作為典型在全國推廣
“以克論凈“又稱為“中衛標準”,因“以克論凈”是地處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的中衛市首創而得名,自2012年10月起在當地實施。2015年7月全國城市環衛保潔工作現場會在寧夏中衛市召開,會議要求,全國各個城市要學習中衛經驗,清潔城市環境。“塵負荷”明確為“以克論凈”,該考核辦法也被稱為中衛模式。
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加入到“以克論凈”行列中。2015年10月,鄭州治霾“以克論凈”,要求:每平方米塵土不許超10克;2016年開始,石家莊市實施“以克論凈”城市保潔措施,用精細化理念保潔城市;廣州市出臺《廣州市城市道路“以克論凈·深度清潔”作業規范》及《廣州市城市道路“以克論凈·深度清潔”作業考核辦法》,并從2018年1月份起在全市各城區、開發區實施。
2018年初,上海發布《上海市城市道路“以克論凈深度保潔”作業標準(試行)》。標準提到,將上海市道路清掃保潔等級劃分為重點區域、一級、二級、三級道路,并要求每平方米灰塵分別不超過5克、10克、15克和20克。道路清掃保潔質量應達到“道牙無塵、路無雜物、設施整潔、路見本色”的質量標準。
目前,按照住建部要求,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濟南市、鄭州市、石家莊市、合肥市、徐州市、唐山市、淄博市、南寧市、銀川市、淮北市、中衛市、海寧市、安寧市等城市也在推行。
被點贊的又被爭議,是因為還不了解?
筆者留意到,2018年9月,寧夏中衛因為“以克論凈”上了央視《朝聞天下》,同時被稱贊干凈,且很難看出是一個沙漠邊緣的城市。從這些新聞來看說明全國城市清潔“以克論凈”早已是普遍現象,同時也是行之有效的。
以克論凈是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眾多細節中的一部分,而西安作為一個旅游城市,清潔衛生的壓力顯然更大。為了給來西安旅游的人看到更美好的一面,采用全國推廣的“中衛標準”,這樣的做法,你覺得科學嗎?